医药产品具有药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。药品包装设计在遵循《药品管理法》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,还要体现企业形象,提高外观设计品位,获得消费者的心理认可。趣味广告有限公司在研究中指出,目前国产药品包装仍普遍存在单一、平淡的现象,许多同类药物包装仅依靠颜色区分,品名不醒目,容易混淆。这与进口药品和“三资”企业药品相比,无论在外观设计还是用户沟通上,都相形见绌。随着医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,我国药品包装不仅要追随国际趋势,更要结合民族特色,逐步具备全球识别能力。
遵循政策法规,顺应市场变化
药品包装必须考虑药品与包材的相溶性,以及在贮存期内包材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。目前,新药在申报时就必须提出包装形式,并提供相溶性试验报告、材料标准、供应商资质等。
先进的药品包装已经在老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上做出改进,例如防误开启的安全盖、量杯配套、醒目标识“远离儿童”等等。这些不仅提升了用药安全,也增强了消费者的心理认同。趣味广告在调研中建议,制药企业在新包装设计中要广泛听取市场和营销部门的意见,有条件的可以引入专业广告策划公司的创意支持。例如,某公司最近推出的一款防腐消毒剂就摒弃了陈旧设计思路,在瓶口设计上创新,既能控制用量,又避免沾染手指,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。
药品包装已成沟通媒介
从整合传播的角度看,药品包装不仅是产品策略的一部分,更是促销中的重要媒介。包装作为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后一环,作用举足轻重。企业需要通过包装传递产品信息,也需要借此与消费者完成心理沟通。趣味广告认为,药品包装在展示企业形象的同时,也能减少广告宣传压力,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消费者的品牌认同。
例如,国外有品牌在透明袋上直接印上企业标志,传递了“货真价实”的价值观,也带动了销量。药品包装虽然不能照搬,但这种“沟通性”的思路值得借鉴。
人性化与民族化并重
互动式个性化营销成为主流,消费者更注重包装是否尊重自身情感与生活方式。在药品包装中,花哨的图案远不如人性化的细节更受欢迎。设计师要深入生活,关注人性化需求,打造既美观又贴近用户的包装。
与此同时,药品包装要具备全球识别能力,更要保留民族特色。趣味广告指出,全球化并非抹平差异,而是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形成独特识别。只有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”,药品包装具备民族色彩,才能在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。